2007-08-08

「What is my deepest fear in mind ?」


在HBO看到一小段的「Coach Carter」電影,很快被吸引。

教練不時問球員:什麼是你內心最深的恐懼?
球員從莫名其妙,到有一天一個球員回了下面這段話,教練為之動容 :

「What is my deepest fear in mind ?」
“Our deepest fear is not that we are inadequate.
Our deepest fear is that we are powerful beyond measure.
It is our light, not our darkness that most frightens us.
We ask ourselves, who am I to be brilliant, gorgeous, talented and fabulous?

Actually, who are you not to be? Your playing small doesn’t serve the world.
As we let our own light shine, we unconsciously give people permission to do the same.
As we are liberated from our own fears, our presence automatically liberates others.”
- Marianne Williamson, 1992, "A Return To Love"

「我內心最深的恐懼?」
我們內心最深恐懼不是我們是沒用的,
我們內心最深恐懼是我們是無法度量的力量,
是我們的明亮嚇到我們,而不是陰暗;
我們自問:我是誰?我憑什麼是亮麗、光彩、有天份又卓越的呢?

然而,有什麼是你做不到的嗎?
你的自我貶抑並沒有為世界帶來好處,
當我們讓自己閃亮時,我們也自然地同意別人發光,
當我們從我們的恐懼掙脫,我們的存在也自發地解放了其他人。

網站上搜尋了一翻,找到這本書已有中文翻譯,方智出版社的『發現真愛』,但我今天竟買不到這本書,政大書局沒有、台大誠品沒看到,在大世紀六樓的佛化人生電梯故障,膝蓋不好的我不敢爬上去,所以決定自己翻譯如上。

2007-8-19
颱風夜,完整地看了一次,還是覺得好看。
管不動球員的老教練,交接給卡特時最重要的提醒是:They are good kids.

要求球員跟教練之間簽定的合約精神是:
要孩子學會尊重自己、學業成績維持平均2.3(當時全校平均不到1)、要孩子不可缺課、上課要坐在最前面,比賽時要穿四裝打領帶,因為那代表尊重。

因為卡特教頭也是該校的畢業生,球場表現一流,然而他的隊員們坐牢的坐牢,完全沒機會,所以他要盡一切力量讓孩子們有機會進大學,那祇靠會打球是不夠的。

球員們反問,那我們會得到什麼?You will be winn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這樣的教練是真有其人的!

卡特在電影裡話並不多,卻字字珠璣。
〞這制度是設計來讓你們失敗的,全年級學生,祇有五成會畢業,全班可能祇有一個人有機會上大學,畢業後每三個人就有一個會去坐牢…你們必須做出你們的選擇〞

〞校長說:你的責任是教球員打球。卡特說:你的責任是讓這些孩子受教育〞,校長在有限的經費下努力讓學校運作,沒有太大的力氣再做更多,也不相信學生可能可以更好,然而在卡特的一再刺激下,她是有感覺的。

全片中沒有所謂的壞人,所有的人:學生、老師、家長、校長…都在努力過日子,卻好像有一個人人掙脫不破的網籠罩著;卡特帶著他的夢想回到母校,這樣的堅持並不容易,當他自己的兒子因為相信父親而要求從有機會的學校轉到爸爸任教的學校時,他的態度就是最佳的檢證,如果相信孩子是有機會的,就應包括了自己的孩子,不是嗎?

當大人們投票決定,孩子贏球比讓孩子們有機會進大學更重要時,他祇得堅持辭職,沒得妥協。這當下球員們都體會到了,教練不是來找他們麻煩的、是在為他們爭取機會;球員們從練習和比賽中也懂了什麼叫team work,發揮了互相幫忙、互相補位的精神。卡特是為此而來的,球員向 上的努力就此成為他最大的支柱。

最後的州冠軍雖然輸了一分,教練說得很好:
你們打得像冠軍,從頭到尾不曾放棄過;
我來學校的計畫失敗了,因為我是來教球員打球,而你們成了學生;
我是來教男孩的,而你們卻都成了男人!

敢於做夢、敢於選擇當不一樣的人,不是一條好走的路,卻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不好的孩子,那設計來讓孩子失敗的制度系統才是問題。





1 則留言:

Afang 提到...

our deepest fear is not that we are inadequate.
our deepest fear is that we are powerful beyond measure.
it is our light not our darkness that most frightens us.

we ask ourselves, who am i to be brilliant, gorgeous, talented and fabulous?
actually, who are you not to be?
you are a child of God.
your playing small does not serve the world.

there's nothing enlightened about shrinking so that other people won't feel insecure around you.
we were born to make manifest the glory of God that is within us.
it's not just in some of us; it's in everyone.
and as we let our own light shine,we unconsciously give other people permission to do the same.
as we are liberated from our own fear, our presence automatically liberates others.
-Marianne Williamson

「我內心最深的恐懼?」
我們內心最深的恐懼不是我們沒有用,
我們內心最深的恐懼是我們是無法度量的力量,
最嚇人的是我們的明亮,而不是陰暗;

我們自問:我何德何能?我哪夠格稱得上亮麗的、光彩的、既有天份又卓越的呢?
然而,為什麼不是你?
你是神之子民,
你的自我貶抑不會為世界帶來任何好處。

畏懼退縮無法照亮世界,身處你周遭的人也無法因此感到安全,
我們來到世界的目的是要榮耀自己內在的神性。
這不是專屬某些人的使命,而是每個人的。
當我們讓自己發光發熱時,我們也自然地開啟空間讓別人發光,
當我們從自己的恐懼掙脫,我們的存在也自發地解放了其他人。